TEQUILA

/關於龍舌蘭

龍舌蘭酒的定義

龍舌蘭酒的定義

龍舌蘭酒(Tequila)是一種擁有原產地保護標章(Denominación de Origen)的墨西哥烈酒,其釀造歷史可追溯至18世紀,產地主要集中於哈利斯科州(Jalisco)及周邊指定地區。

龍舌蘭植物:龍舌蘭屬植物是一種多年生多肉植物,外型有點像蘆薈。它的核心部位,也就是俗稱的龍舌蘭心,是釀造龍舌蘭酒的關鍵。不同的龍舌蘭酒會選用不同的龍舌蘭品種。其中,只有藍色龍舌蘭(Blue Agave)釀造出來的,才能被稱為Tequila。

來自風土的承諾:協會選酒

中華民國龍舌蘭文化推廣協會每年親赴墨西哥,嚴選具代表性或故事性極鮮明的酒廠與酒款,推廣純粹無添加的龍舌蘭烈酒品飲理念,分享品酩方式、風味筆記與產地文化,以及這些酒廠傳承數代的匠心工藝。

Production Process

中華民國龍舌蘭文化推廣交流協會-關於龍舌蘭-製程01-種植

01. 種植

-Tequila與Mezcal的起點

龍舌蘭都是人工採收,將龍舌蘭從地裡挖出後,先除去龍舌蘭葉,採收後再將龍舌蘭芯切成四瓣,以便後續進一步的蒸煮處理。熟練的工人每天可以採收超過一噸重的龍舌蘭芯,製作一公升的(100% Blue Agave) Tequila 酒則需大約 7 公斤龍舌蘭芯。在每年6月至9月雨季前,農夫們會完成龍舌蘭的種植,並於隔年1月至5月採收。

中華民國龍舌蘭文化推廣交流協會-關於龍舌蘭-製程02-採收

02. 採收

-彎刀開啟龍舌蘭新生

傳統上,蒸餾廠會用一種叫Horno的石造或磚造烤爐,以攝氏60到90度的慢火將龍舌蘭芯悶蒸,使其植物纖維軟化,為後續萃取出汁液做準備,也為將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可發酵的醣類。使用Horno的優點是,不易烤焦龍舌蘭,不會消耗可發酵的糖,並能保持植物原有的風味,缺點是耗時長達50到72小時。今日的蒸餾廠為配合高產量需求,則改用壓力鍋來蒸煮,大幅縮短耗時到一日以內(8至14小時)。

龍舌蘭製程03-悶蒸

03. 悶蒸

-龍舌蘭的火烤淬煉

熱處理關鍵在於將龍舌蘭中的澱粉轉化為可發酵的糖,而這也奠定了風味的基礎。
Tequila 傳統上使用石造或磚砌的 Horno 窯爐,以攝氏 60–90 度低溫悶蒸 50 至 72 小時,緩慢釋出甜味與天然香氣。為求效率,現代部分酒廠則改用高壓蒸氣釜(Autoclave),縮短時間至 8–14 小時,雖快速,但可能犧牲部分風味層次。
Mezcal 則沿用更原始的地下磚窯法,將火種、木材與龍舌蘭心層層堆疊後悶烤,再封爐 3–5 天。這過程不僅糖化,還賦予濃厚的焦糖甜味與煙燻香氣,成為 Mezcal 最具代表性的風格之一。

龍舌蘭製程04-取汁液

04. 榨汁

-釋出龍舌蘭的甜蜜原汁

當烘烤完成的龍舌蘭心(piña)冷卻後,會被切成小塊,進入研磨階段。傳統使用石磨 Tahona 壓榨,由驢或牛推動,如今多以機械取代。榨出的汁液稱為 Aquamiel,「甜蜜之水」,是釀酒的靈魂原料。
Tequila 酒廠多採連續榨取系統,將龍舌蘭蜜與纖維分離後發酵,纖維再利用製成堆肥或燃料,展現永續精神。
Mezcal 則保留手工壓榨與天然發酵,時間更長,過程中微生物與空氣一併參與,使風味更貼近傳統。

轉化風味的關鍵時刻

05. 發酵

-轉化風味的關鍵時刻

傳統上,工人會撒下來自龍舌蘭葉的天然酵母,但現今多改用人工或商業啤酒酵母,有些酒廠則延用前批殘留酵母。天然發酵需時 7 至 12 天,現代化酒廠為加速流程,常添加化學物質,使時間縮短至 2 至 3 日。
發酵桶內會鋪滿切碎的龍舌蘭心(Maguey),上方加壓木網與石塊,以穩定纖維位置。待果香四溢、糖分充分釋放後,才注入水進一步促進酒精轉化。

龍舌蘭-製程06-蒸餾

06. 蒸餾

-分離與純化的精緻工藝

首次蒸餾產出稱為 Ordinario 的初餾液,二次蒸餾則提純酒精,保留中段最優質部分,前段(頭)與後段(尾)通常會被捨棄,確保酒體乾淨純粹。先出來的頭和後出來的尾味道不好,所以分別切掉5%左右丟掉。經過兩次蒸餾,酒精含量約50%。然後將其過濾並稀釋,製成 Blanco 龍舌蘭酒。
Mezcal 也多採用銅製蒸餾器進行雙重蒸餾,但火源控制更講究,尤其使用柴火窯燒時,需避免火力過猛導致酒精逸散。

龍舌蘭製程05-發酵

07. 陳釀

-時間雕刻醇厚層次

傳統上,工人會撒下來自龍舌蘭葉的天然酵母,但現今多改用人工或商業啤酒酵母,有些酒廠則延用前批殘留酵母。天然發酵需時 7 至 12 天,現代化酒廠為加速流程,常添加化學物質,使時間縮短至 2 至 3 日。
發酵桶內會鋪滿切碎的龍舌蘭心(Maguey),上方加壓木網與石塊,以穩定纖維位置。待果香四溢、糖分充分釋放後,才注入水進一步促進酒精轉化。